[知識管理] 經營社群致憂鬱 回歸部落格找回久違的內在寧靜

Post By Anson Fang
發表日期: 2023-12-04

這時代人人都在經營自媒體,似乎自媒體就是成功的捷徑,以自媒體的工具來說,目前最熱門的莫過於短影音平台,包括IG、抖音或是小紅書,不過Anson自己,特別喜愛「部落格」,因為撰寫個人網站部落格,能夠有「更深度的思考」,經營過程也相對寧靜。

經營自媒體有哪些好處?

許多人都把經營自媒體跟「獲利」、「流量」掛勾,但是走過傳統媒體到當前自媒體環境的部落駭客,認為經營自媒體更應該聚焦於「自我」,我認為經營自媒體在獲利跟流量之外,有這些好處

1.遇見不同的人
2.養成人生的習慣
3.逐步認識自己的價值
4.看見內容的累積
5.更容易審視自己的過去

這五點,無論是部落格還是IG等都是一樣,於是很多人會思考,究竟經營部落格有什麼額外的好處呢?

個人部落格:專屬自我的「文字寧靜平台」

或許自己是從無名小站的時代走過來的,一直都非常享受「自己經營部落格的寧靜感」,還記得當年最瘋狂的就是從國中經營到大學的部落格,自己研究InDesign排版軟體,然後自己輸出文章進行排版,拿到大學旁邊的印刷店印出來!

那本部落格紀錄了我年輕時代的黑歷史,雖然現在已經找不到了,可能跟某一次的參考書大掃除一起進了回收車,但是依然記得那時候翻出來,看著自己過去青澀的文字,對過去的自己感到無比尷尬,也笑著認為自己也有那樣的曾經。

或許因為一直是「I」型人格吧!雖然FB剛進來台灣就使用了,那時候數位時代還有出文章介紹FB平台,那時候IG也還沒被併購,依然是很單純的照片分享平台,但那時候還沒熱愛上攝影,手機也不普及,所以並沒有認真經營IG,就這樣斷斷續續經營社群與部落格。

經過這麼多年,社群透過演算法與短影音的「吞食」,變得無比的嘈雜,相對部落格的環境,除了被廣告蠶食的痞客邦之外,找資料閱讀到他人部落格,或是閱讀客戶寫的部落格,都是無比寧靜的體驗。

所謂「寧靜致遠」,當閱讀的環境更寧靜,讀者對於內容的理解跟記憶就更深入,這是文字的魅力,因此現在社群時代,有人喜歡大量的閱讀,也不管學到多少,但就是沉浸在閱讀的世界,但是應該沒有人說,閱讀社群上的文字是「寧靜的享受」吧?

知識管理:撰稿練習找回「深度思考力」

從社群時代興起與網路新聞、即時新聞的興起,現在人接受資訊多半停留在短文字,有長文章不耐症,有時候看到有人講他的貼文很長,可是也不過三百字,可見現在的人除了工作需要閱讀文字的人,不然都會對大量文字產生抗拒。

除此之外,短影音跟社群的文字為了博取注意力,多半都只會給「結論」,頂多講個幾句話去證明他說的結論是對的,但是這個驗證可能只是他自身的經驗,或是另一個帳號,他認為的大神說的,便拿來當作真理!

所以沉浸在社群時代的我們,擁有三個問題

  1. 習慣短資訊:不擅長閱讀具有脈絡的文章。
  2. 習慣接受結論:各種「幾點型」、「語錄型」的貼文,讓我們思考停留在答案,並不會去深度探索真實性或是原因!
  3. 要求快速的內容輸出:現在有各種各樣的「高效輸出」,因為這個社群世界讓我們必須大量的產生內容,如果像是「志祺七七」一樣有團隊可以驗證整理資訊,不然一般人多半都是看到某個文章或是某個「前輩」「大神」說了那些看似真理的東西,就拍個影片傳播!

這世界很多事情都是有原因的,也有脈絡性的,例如在減脂肪的領域,「碳水化合物」被認為是大地雷,只要你要減肥,就會要你不能吃不能吃不能吃,但是當我們更深入探究的時候,會發現其實搞懂什麼碳水非常重要。

但是這樣的深度資訊,透過社群或是短影音很難傳達,社群上都是講的越神奇越誇大的越多人看,那些扎扎實實的探討真相的,就會比較少人關注,也因此會造成「多人說的就是真理」的假象。

不能寫成文 就沒思考過

高中學物理的時候,還記得物理老師在第一堂客就對我們說:「你聽懂了也不代表你會了,你會了也不代表你懂了,你懂了也不代表你考試能考好,你考試考好了也不代表你真的理解了!」

其實這句話就是說,當我們知識不能輸出的時候,就不代表我們真的學會了,到現在撰寫部落格經營自媒體的時代,我會說「你了解的東西,不能寫成一篇超過三百字的文章,那就不代表你真的了解這個知識了!

很多人聽到要寫文章,第一個就是抱怨要寫什麼,因為脫離學生時代的我們,早就不習慣進行深度的思考了,透過寫文章的練習,就能逐步的讓我們訓練更完整更深度的思考,因為思考過了,才有辦法變成文字。

知識管理重點:認真對待「資訊正確性」

為了寫文章的思考,我們會去交叉查詢各種各樣的資料,在查資料的過程當中,我們就能更廣泛的學習,去驗證資料的真實性,這個過程就是最寶貴的「深度思考」。

那麼要如何練習這樣延伸性的深度思考呢?部落駭客分享我自己在寫文章或是找資料的時候的策略,這個方法我用了很多年,後來才知道類似「費曼學習法」(費曼學習法指學習法的靈感源自於費曼,後來被曲解為費曼提出的)。

科學是一種方法,他教導人們,一些事物是如何被了解的,不了解的還有些什麼,對於了解的現在又了解到什麼程度(因為沒有絕對了解的),如何對待疑問和不確定性,依據的法則是什麼,如何思考並作出判斷,如何區別真相和欺騙……在對科學的學習中,你學會通過試驗和誤差來處理問題,養成一種獨創精神和自由探索精神,這比科學本身的價值更大。 ——《費曼物理學講義

  • 第一步:針對第一個接到的資訊,查詢驗證相關的解釋。例如我在IG上看到一個知識觀點,我會上網去查有關這個知識的所有的資料,閱讀每一篇文章(新聞媒體、品牌部落格、個人部落格、論文文獻、AI工具)。
  • 第二步:不斷的問為什麼?這個過程就會不斷的回到第一步,進行一個整體的循環!
  • 第三步:如果狀況許可,就進行驗證!

如果以上述提到的「減脂不能吃澱粉」這件事情來舉例,我會進行如何的驗證呢?

  1. 接收到資訊,減肥不能吃碳水!
  2. 提問:為什麼減肥不能吃碳水?這件事是真的嗎?
  3. 上網不斷找尋資料:發現四件事情,「碳水有分好碳水與精緻碳水」「脂肪代謝好的碳水幫助燃燒」「不吃碳水是屬於生酮飲食的一環」「增肌需要碳水的輔助」
  4. 於是針對上述四件事情,更進一步的交叉查詢資料:
    • 好碳水有哪些?精緻碳水有哪些?為什麼精緻碳水不好?好碳水的定義又是什麼?碳水應該什麼時候補充?
    • 脂肪代謝需要碳水,整個化學反應的機制是什麼呢?扮演什麼角色,其他要素是什麼?比例是多少?
    • 生酮飲食的觀點,是否有什麼優缺點?在身體內的機轉是什麼?為什麼可以快速達到減脂?
    • 肌肉生長需要碳水的比例?同時增肌減脂的需求下,碳水應該攝取多少?不足的時候身體反應是什麼?吃太多該如何消耗掉?
  5. 上述四個問題也可以回到第一步,進行整體的循環。

經過上面四個步驟的循環,就可以非常快速的把一個知識學習到位,而且學的比別人扎實,這方法當然不包括在IG上或是短影音看到的知識,你在書本上看到的某一句話某一個段落,你產生遲疑的時候都可以!

發現了嗎?核心在於「保持懷疑」!

上面的提到的思考方法,也可以運用在部落格內容的佈局,每一個問題,別人可以寫一篇文章,你當然也可以,你學會之後,結合自己的經驗與觀點,就是屬於你自己的內容囉!

經營社群或是網站沒有靈感嗎?歡迎訂閱「知識收納提案」,每週一提供一個思考議題~
sub
或是點我加入專屬LINE社群,一起跟愛思考的同伴討論激盪靈感唷~
Subscribe
Notify of
0 Comments
Inline Feedbacks
View all comments
Anson Fang,INTP-T,熱愛思考時事與學習跨領域知識,喜歡透過文字表達自己,目前是多位個人品牌的「跨平台內容行銷顧問」。
啟動 / 關閉閱讀模式
crossmenutext-size
0
Would love your thoughts, please comment.x
()
x